RBAC英文是Role-Based Access Control,用中文来说就是——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。呵呵,是不是听的头晕了?没那么复杂。你只需要了解一点,它是来控制用户组权限的就得了,有的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添加,但是有的用户组的用户却可以,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东西。如果再搞得大家头晕一点的话,他还包括什么:安全拦截器,认证管理器...等等概念咯。我觉得如果仅仅是要使用的话,这些东西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没必要了解。只要清楚,怎么用的,以后对于这些概念即可以一看就懂,一用就通。
讲一个权限化分中最重要,大家最容易弄混的地方,就是RBAC需要用到的表和字段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RBAC需要用到的数据表。将建立一个五张表,这五张表分别是:
1. 用户表(包含三个字段用户编号,用户名和用户密码)
2. 用户组表(用户组编号和名字)
3. 用户与组的对应关系表(组编号和用户编号)
4. 节点表(节点编号,名字,注释,父路径编号,等级)(注:这个表很容易将人搞晕)
5. 权限表(组编号,节点编号,父路径编号,等级)
-- 表的结构 `think_access`此表为五张表中的权限表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`think_access` ( `role_id` smallint(6) unsigned NOT NULL, `node_id` smallint(6) unsigned NOT NULL, `level` tinyint(1) NOT NULL, `pid` int(11) DEFAULT NULL, KEY `groupId` (`role_id`), KEY `nodeId` (`node_id`)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;-- 表的结构 `think_node`此表为五张表中的节点表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`think_node` ( `id` smallint(6)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, `name` varchar(20) NOT NULL, `title` varchar(50) DEFAULT NULL, `pid` smallint(6) unsigned NOT NULL, `level` tinyint(1) unsigned NOT NULL, PRIMARY KEY (`id`), KEY `level` (`level`), KEY `pid` (`pid`), KEY `name` (`name`)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 AUTO_INCREMENT=7 ;-- 表的结构 `think_role`此表为五张表中的用户组表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`think_role` ( `id` smallint(6)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, `name` varchar(20) NOT NULL, PRIMARY KEY (`id`), KEY `pid` (`pid`)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 AUTO_INCREMENT=5 ;-- 表的结构 `think_role_user`此表为用户和组对应关系表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`think_role_user` ( `role_id` mediumint(9) unsigned DEFAULT NULL, `user_id` char(32) DEFAULT NULL, KEY `group_id` (`role_id`), KEY `user_id` (`user_id`)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;-- 表的结构 `think_user`此表为用户表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`think_user` ( `id` int(11) NOT NULL AUTO_INCREMENT, `username` varchar(100) NOT NULL, `password` char(32) NOT NULL, PRIMARY KEY (`id`)) 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 AUTO_INCREMENT=4 ;
以下五个表,我现在写好演示用的SQL执行语句帮助大家建表,大家在实验建表的过程中只需要复制使用下面的SQL语句即可:
看着是不是又晕了?呵呵,没关系,我们来用一个简单的图表和简易图来像大家说明:
表Think_access:
Role_ID Node_id pid level
用户组的编号 节点表 节点表中的父ID项 节点表中的等级项
注:如果用户组id和对应的节点id存在这张表中,就表示用户所在的用户组有权限进行对应的操作权限。
表Think_node
id name title pid level
节点编号,用来产生关联关系,主键,自增方便索引 项目,模块或者动作的名字(严格区分大小写) 项目或模块的备注,方便管理员认识和了解 注① 只能为1,2,3分别代表项目,模块,操作动作
注① :
1)如果是项目名称则项目是顶级的,它上面没有父路径编号(pid),因此pid则为0;例如,网站下有一个Admin项目,它是顶级的。因此没有父路径编号(pid),此处应填0,如果它为第一次插入数据库的,它的id则为1。全字段插入数据库应为:
id name title pid level
1 Admin Admin项目节点 0 1
2)如果某项目下有一个模块。则父路径编号(pid)则为该某块所在的项目编号(id)。例如,Admin下面有一个模块为User,它是第二个插入数据库的。因此,模块的父路径(pid)应填1。全字段插入数据库应为:
id name title pid level
2 User User模块节点 0 2
3)如果在某模块下面有三个动作(或成员方法),分别Index(显示)、insert(插入)、delete(删除),它们三个的父路径为该模块的编号。例如User模块下有Index、insert、delete三个动作或成员方法,它们分别是第三,四,五次插入数据库的。他们的父路径编号(pid)应填2。全字段插入数据库应为:
id name title pid level
3 User User模块下显示动作 0 2
4 Index User模块下插入动作 0 2
5 insert User模块下删除动作 0 2
表think_role
id name
组的编号(主键) 组的名字
注:此表中可以插入父路径编号(pid)产生组的包含关系。对应的父路径编号(pid)为所属组的编号(id)。
表think_user
id username password
用户编号(主键,int类型) 用户名(varchar类型) 密码(char类型32位)
注:id在下一张表中结合think_role产生用户与组的关联关系。建议username设为唯一的,password采用32位md5加密。
表think_role_user
group_id User_id
组编号(主键,int类型) 用户编号(主键,int类型)
注:用户编号(user_id)对应哪一个group_id,则哪个用户就属于哪一个组。可以让同一个用户对应多个组。就意味着,一个用户具有多个组的属性和操作权限。
最难理解,也是最核心的数据库结构和存储结构说完了,对照着这个数据库进行插入,添加修改即可。